为何跨国药企研发中心纷纷关张之际 有人却做的风生水起?

01-18

一些药企裁撤中国研发中心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反而是一个时代的不断进步。在中国药械研发最好的时代,没有哪家治理正常的公司会缺席

这两个月,医药行业跨国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看起来似乎风雨飘摇。


八月,GSK宣布关闭位于上海张江的神经疾病研发中心,作为GSK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之一,创建于2007年的张江研发中心曾一度是跨国公司在国内最大的研发中心。


9月7日礼来制药宣布关闭其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研发中心的消息则更为让人唏嘘。作为礼来全球运营优化的系列举措之一,此次礼来在华研发业务调整后将有100余名员工受到影响。未来在华研发活动重心将转到通过本土协作推动早期临床研究上。


如果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 这两年跨国药企都在悄悄裁减研发中心,去年艾伯维关闭了中国研发中心,今年诺华也解散了中国生物药研发团队,罗氏生物研发团队也做了人员裁减。


行业的萧瑟也让不少人感叹:为什么在中国医药行业最好的时代,外资药企纷纷裁减中国研发中心?


◆◆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你来的时间很巧,我们马上就要在家SOHO工作一段时间了。”美敦力大中华区副总裁、战略举措部及研发中心副总裁顾宇韶笑着对健康点说。


从九月中旬开始,美敦力位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研发中心将进行装修,不少员工不得不在家办公。不过这不是近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缩编大潮”的一部分。


顾宇韶说,“我们要进行另一波的扩张,研发中心将从两层变成三层。”


不仅仅是美敦力,与跨国药企比起来医疗器械公司似乎对中国研发力量的重视度在上升。从2016全球医疗器械前100强看,超过一半的跨国公司近三年在中国的研发力量是呈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扩张姿态的。


2016年8月,家用医疗器械巨头日本欧姆龙公司宣布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这是继美国硅谷之后,欧姆龙在海外设立的第二家全球研发机构。中国研发中心将从事传感器以及控制领域的尖端技术的研究。


2014年,美国医疗用品公司百特正式宣布投入3.5亿元人民币,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国内首家研发中心。百特苏州研发中心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约130名研发人员在此专注开展包括配方开发、分析化学、工艺开发、包装及材料开发在内的研发活动。


2015年,透析领域的“一哥”、德国费森尤斯也加大了其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在上海建立其亚太地区首家全球研发中心。作为该公司全球研发 (GRD) 中心的一部分。


2016年,全球最大的医疗用品公司BD宣布,其大中华区研发中心正式落成并开业。通过设立全新的大中华区研发中心,BD中国已形成以上海为创新设计中心,以苏州为实验中心的“研发双中心”格局。其中,上海研发中心将聚焦于发现本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实际痛点与需求,开展相关的解决方案设计;苏州研发中心将打造一系列世界水平的实验室,研发试验工作、研究成果向实际生产的转化等都在此展开。


欧姆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耀告诉健康点记者:“环顾世界,中国都是最大市场。作为经营者来说,你肯定要往这里投,如果不投,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政策太偏颇了,另外一种就是自己没做好。


◆◆

研发模式发生改变


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峥嵘博士告诉健康点记者,新药研发与医疗器械研发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药企更像是做基础科学的研发,而器械行业更多是工程技术的创新。相比药企,器械企业的工程师文化更浓。在器械行业存在很多术式的探索、疗法探索和医生之间的交互探索。因此需要更近距离地与医疗机构进行互动。这可能也是不少医疗器械行业跨国公司近年来加码中国研发投入的原因。


作为拥有全球最大注册医生人数之一的中国,医生参与创新研发也逐渐成为趋势。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勇俊认为,“对医疗器械这个产业,将来一定随着医生的松绑,会有大量好的医生去参与创新。”


以美敦力的看家产品线心脏起搏器为例,世界上第一个由外部电池供电的起搏器就是在1957年由美敦力创始人、工程师厄尔·巴肯与美国心内植外科权威医生李拉海以一个电子节拍器的电路为灵感合作开发的。


专注于神经介入治疗、呼吸与监护器械领域的产品研发工作的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彭杨博士告诉健康点,从定位来说,虽然面向中国市场,但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的成果并不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很大一部分产品是高精尖产品,甚至是全球细分市场领先的产品。


比如经皮穿刺做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产品,采用全球最新的技术 “臻圆热消融技术”,对患者本身的创伤非常小。此外还有针对脑动脉瘤的治疗产品可解脱弹簧圈,具备手术时间短、无需开颅、康复快、可同时治疗不同部位多个动脉瘤的特点。与过去很多中国研发团队做辅助工作不同,“这两个项目都是中国研发中心做主导,美国同事打下手,”彭杨博士说。


▵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研发的AxiumTM Prime可解脱弹簧圈


与器械行业比起来,新药研发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太大的改变,借助外力成为越来越多药企的选择。众所周知,创新药的研发十分困难,风险极大,研发成本持续上涨,这让全球药物研发趋势开始从“内向型研发”向“外向型、协作研发”转变,越来越多的药企在基础和早期研究领域通过和外部机构协作进行,而不是完全内部进行。


◆◆

中国研发中心的生存之道


医药专栏作家刘谦认为,作为药企研发下游环节,临床开发部分挺忙,各种临床试验接二连三。但上游的研究部分却不好做,经常是跟着总部研发屁股后面打杂,没有深入的开创性研究,中国研发中心运作多年后并没有开发出什么新药。所以早期研发部门就成了裁撤的重点。


“一定得出活”,这是顾宇韶认为在华研发团队的一个重要生存之道。


成立五年至今,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共研发创新产品24个,覆盖外科技术和产品、新兴技术、呼吸和监护解决方案、血管治疗方案、专科治疗和糖尿病解决方案。其中成功上市22个,17个远销海外市场。


▵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研发产品的销售业绩

从市场销售额来看,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的研发成果仅有28%的销售额是来自大中华地区,其余51%的销售额来自发达国家,另外21%以上来自其他新兴市场。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向创新的趋势。


在顾宇韶看来。跨国公司研发团队承受的压力一点不比销售部门小。“公司内部包括研发中心之间也是有竞争的,我和我在座的同事一样有压力,做一个项目时,不光要做得最快,还要做的最好,成本最低。”


政策护持虽然是“靠天吃饭”,但也是在中国从事研发工作期盼的一大甘霖。


比如近些年频繁被提及的“进口替代”战略,让不少在华投入重金的药械企业心生犹豫,这可能也是阻碍其在华研发力量壮大的一大原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人员告诉健康点记者:“现在总是提进口替代,你这个替代是什么?一个是低价跟人竞争,第二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第三替代就发生在中国,不能到全世界替代人家,这个能叫替代吗?


其实作为最大的或是潜在的最大单一市场,中国从来都是跨国药械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以上海为例,截至今年8月,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416家,全国最多。外资研发中心为上海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本、创新人才,外商投资企业研发经费约占上海全市的一半,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研发中心有120家,外资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总数超过4万人,已有40家成为全球研发中心。


今年九月,33家跨国企业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出具了自己的《发展咨询报告》,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Severin Schwan)在其中表示:上海在早期创新药物研究方面做得不错,但目前还有一个关于早期的临床发展和实验的鸿沟,就是从研究实验室到真正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这一重要步骤如何在中国展开。


“目前很多开发,包括已经在中国发现的新药品,只能在中国之外的美国、欧洲去做。”施万说,我们现在的目标不仅仅要在中国研发新药,同时也期望这些新药发展的过程在中国完成。


施万建议,要有一个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审批,让药企来做临床实验的应用,此外,还需要拥有非常专业的、适合早期临床试验的基础设施,以及专业化人才。


“做得好的企业一定会不断投。但是另一方面,做过企业经营的都知道,你连续三年赤字,再想投总公司都不会同意。”欧姆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耀说。


正如刘谦所言,一些药企裁撤中国研发中心“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反而是一个时代的不断进步。在中国新药研发最好的时代,没有哪家治理正常的公司会缺席”。

最新新闻